“平台+品牌+评价”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助力高质量发展
10月14日,以“跨园区联动、跨区域协作、加速中部崛起”为主题的中部地区国家高新区G100联盟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中国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成功举办。
现场,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副主任何年初与武汉东湖高新区、长沙高新区、郑州高新区、南昌高新区、太原高新区代表共同上台,联合点亮“中部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地图”。该地图通过中部科创供应链线上平台,实现中部地区科创资源汇聚和匹配。首批整合中部五省22家国家级高新区484个科技服务平台,覆盖概念验证、中试熟化、检验检测、创业孵化等功能,形成“一图总览、清单直达”的创新资源导航。
论坛发布了火炬“高新优品”品牌计划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,火炬“高新优品”定位为“高”“新”“优”,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制造、新材料、生物医药、新能源等重点领域,以品牌培育为抓手,建立优品遴选机制;以优品遴选为纽带,畅通产品流通渠道;以优品流通为支点,撬动科技成果转化,从而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品牌影响力。
现场还发布了《企业硬科技属性智能评价工具》,为科技金融一体化与精准政策支持提供技术支撑。这一创新工具由火炬中心牵头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开发,依托创新积分制、高新技术企业、全球专利和科研人才等多源数据,构建了包含5大维度、40余项指标的评价体系。通过"定量分析+定性研判"的双轮驱动模式,工具运用AI智能算法对专利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深度挖掘,同时引入行业专家评议机制,从技术实力、产品能力、市场潜力等维度实现对硬科技企业的精准画像和综合评价,助力科创企业高质量发展。
未来,联盟将以“平台地图—品牌体系—评价工具”为抓手,持续完善跨区域协同机制,加快打通省际创新要素流动通道,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与跨区转移转化并重,推动形成优势互补、协同高效的中部区域创新共同体,推动中部地区一批标志性示范场景落地,协作打造一批科技创新成果,助力中部地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。
据介绍,今年上半年,中部国家高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占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比重达20%。在湖北,各高新区贡献了全省约35%的地区生产总值、40%的技术合同成交额、50%的高新技术企业、70%的授权发明专利,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、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原院长胡志坚、《AI改变世界》作者黄郑等嘉宾,分别围绕人形机器人、区域协同、两创融合、人工智能与产业投资等前沿议题发表精彩演讲。
来自工信部规划司、工信部火炬中心、中部五省科技主管部门和国家高新区负责人、全国其他区域高新区联盟、知名专家学者等约200人出席。
郑重声明: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仅供读者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
相关阅读
最新文章
